我国资源城市大量衰落持续发展规划实施。此外,资源性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,后半段替代产业沦为支柱产业,增加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6个百分点。 简介:我国资源城市大量衰落持续发展规划实施。此外,资源性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,后半段替代产业沦为支柱产业,增加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6个百分点。 国务院日前公布《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(2013-2020年)》,在全国确认了262个资源型城市,并分成成长型、成熟期型、衰落型和再造型四类,这是国家首次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公布的国家级专项规划。值得注意的是,衰落型资源城市占到比已超强1/4,亟需谋求替代产业展开转型。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指出,类型的区分主要是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和重点建设任务说明道路。被奠定为有所不同类型的城市,未来城市中长期规划将有所注重,现有的经济发展格局面对调整。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徐逢贤也回应,对资源型城市展开分类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,通过分类具体有所不同类型的城市对资源有区分地研发,不利于提升资源有效地利用。以前资源型城市政府主要注目的是衰落型城市,这次追加茁壮、成熟期、再造型城市,不利于对资源型城市有一个明晰的理解,提早作出部署,避免因为资源衰落引发城市发展衰退等问题。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也回应,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资源型产业一业坐大的问题,一旦资源研发相似耗尽,就不会经常出现矿竭城衰的现象。 根据规划,到2020年,资源耗尽城市历史遗留问题要基本解决问题,转型任务基本已完成。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升,资源产出率提升25个百分点,构成一批最重要矿产资源后半段基地。此外,资源性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,后半段替代产业沦为支柱产业,增加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6个百分点。
我国资源城市大量衰退持续发展规划出台
特别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